財政部近日發布全國首批30個PPP模式示範項目,總投資約1800億元。江蘇9個項目榜上有名,投資總額527.6億元。“江蘇列入首批示範項目數和投資規模都居全國首位”,剛剛從項目現場調研督查回來的省財政廳副廳長宋義武說,我省19個國家和省級示範項目都在有序推進之中。
政府轉變爲監管者
PPP模式,指的是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目前在我國進入的主要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
一個模式帶來多重改變。這段時間,一股PPP熱已在國內悄然興起。有的稱PPP帶來城市建設“運作方式升級”,有的稱其爲宏觀“體制機制變革”,有的認爲PPP開啓社會資本的新空間。宋義武說,作爲全國PPP模式的“吃螃蟹者”,我省將其當作轉變政府職能的探索實踐。“這種模式有利于厘清政府與市場在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和管理方面的關系,使政府由實施者轉變爲監管者,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幹預,而讓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
“其實早些年出現的BOT(建設-經營-轉讓)就是PPP的一類,只是操作不很規範,涉及領域比較窄。”作爲江蘇PPP咨詢專家庫成員的濟邦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咨詢總監李競一說,我國當下進入PPP發展最好時期,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減緩地方融資平台的壓力。
宿遷市餐廚垃圾處理場項目是19個示範項目之一。宿遷市財政局金融處處長張邦群說,引入這種模式,能有效化解政府的存量債務和增量債務。“現在對政府發債控制很嚴。以前社會公共設施建設,都是各級財政掏錢,現在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政府以土地作價入股,大大減輕地方財政壓力。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征集社會合作夥伴,引入的都是行家裏手,對項目後期運營有提升作用。原來政府自己投建的項目,就因爲沒有‘好管家’,最後不大成功。”
在宋義武看來,PPP模式可以作爲新型城鎮化下一步的重要手段。“新型城鎮化需要資金支撐,全國預計投入40多萬億元,我省也在4萬億左右,必須創新投融資體系和模式。”他說,以前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求成,引進合作夥伴時,考慮社會投資者利益多而風險分擔少。PPP模式注重事先評估,我省聘請專業機構測算制定各方接受的合作方案,讓責權利相匹配。同時形成政府、社會公衆、第三方專業機構等參與的評價體系。
9個項目均受民資追捧
江蘇9個項目成爲全國首批試點,用李競一的話說,這是江蘇強政府與強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
省財政廳金融處處長王衛星說,入選的9個項目,包括南京市城東汙水處理廠和仙林汙水處理廠、南京市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徐州市駱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線項目、蘇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項目、徐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産業園汙水處理項目、昆山市軌道交通項目、如東縣中醫院整體遷建、如臯市城市汙水處理一期二期提標改造和三期擴建工程等。這些項目主要分爲兩大類:一是存量項目,政府投資在建,引入社會資本、通過PPP模式運營管理;一是新建項目,從項目設計、建設就引入社會資本,如昆山市軌道交通項目。
我省的PPP示範項目一經確立,很快燃起各路社會資本的熱情。8月27日,首批PPP試點項目推介會上,項目單位、行業投資方、金融機構三方對接踴躍,當場達成合作意向157家次。
“雖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建設不會一蹴而就,尋找合作夥伴可能要半年甚至一年,一旦牽手合作期限更會長達二三十年,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投資者關注的眼光。”王衛星說,項目推介會後,世行駐中國代表、國際金融公司馬上跟蹤,新加坡招商局組織企業來了解項目情況,中信、中鐵等多家央企與項目方積極接觸,還有一批銀行把PPP列爲下階段融資業務的增長點。
來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