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李里丁
關于建築業的改革,我去年寫了一本書———《國有大型建築企業改革與發展》,以回顧和總結地方大型建築企業改革走過的曆程,並且提出了今後建築業如何的轉型升級。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新常態,建築業的高速增長和規模效益將要成爲曆史。在以後新的曆史時期,建築業必須要順應國家經濟建設的變化,實行全面的改革和轉型,以求得創新和穩定的發展。
一是作爲固定資産的建築物管理體制改革,也就是建築物全壽命周期管理問題。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城市建設的速度更快。在城市日新月異的同時,城市建設的資源浪費問題也非常的突出。在城鎮化的專項調研中,我們發現很多建築物使用壽命短、建築物的維修改造沒有規劃、亂拆亂建現象嚴重,商品房包括保障房的空置率都比較高,造成了建設資源的極大浪費。現在我們都在提綠色建築,我覺得綠色建築首先應表現在規劃、設計的綠色上,這是建築物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全壽命周期的效益、能否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支出的問題。
建築物全壽命周期管理對建築業來說是一個新課題,對于國家來說也是一個節約與保護資源的大問題。國家頒布了《物權法》,也即將實行有效的登記制度,這是大勢所趨。我認爲大家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這一個涉及到經濟增長質量的大問題,使國家和個人投向社會的固定資産發揮出它最大的效益和效用,這也是當前綠色建築應該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建築物的維修、運營、管理和保護現在在發達國家引起了高度重視,因爲它占的總成本比建造成本還要高。對建築物的規劃、設計和施工的優化,也包括運營期間的維修和管理等,都爲建築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商機和發展前景。
二是建築生産方式的改革即建築産業現代化的問題。首先應該肯定,建築産業現代化我們一直在做,在過程中既有經驗也有教訓。過去的裝配式建築在保溫、抗震等問題上存在一定的短板,這是我們目前推進建築産業現代化正在改進的地方。其次,實行裝配式施工,市場需求和建造成本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難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的推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政府不能代替市場,政府也解決不了企業的成本問題。裝配式建築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政府要推進這一工作,可以在引導消費、引導市場上多下功夫,同時從環境保護上出台硬性的政策約束,這樣就會給産業的轉型發展打開一條通道。
日本在建築産業化方面發展比較有特色,其發展並不是盲目的,而是將裝配式建築和企業的施工工法結合起來,尋求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國目前發展裝配式建築的著眼點只在裝配化本身,這是誤區。我認爲,建築産業現代化應該從實際出發,逐步推進。要解決大型企業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問題,建築産業現代化如果沒有一體化的設計、施工、裝配生産,成本和後續發展都是有問題的。
三是建築市場交易方式的改革,就是招投標辦法的改革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期出台的文件對此已經有了涉及,下一步改革方向也已經明確。目前,整個建築市場供過于求的矛盾突出,供求關系失衡導致了過度競爭,從而加劇了招投標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並引發了挂靠聯營等很多問題,導致了交易成本過高與尋租和腐敗問題。因此,就挂靠問題來抓挂靠,並不能解決實質問題,其根源在招投標制度和企業主體的管理。建築業要健康發
展,必須要解決好這些問題,爲企業提供一個寬松、平等、公正的市場環境。逐步放寬限制,由建設主體自主選擇總承包的施工企業,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讓主體企業自覺地誠信經營,也可以大大的減少市場運作中的資源浪費。
四是建築企業産權體制的改革。我認爲改革應該從實際出發,體現效益和效率。建筑企业30 年的改革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江苏、浙江为例,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走的国有产权退出的道路;第二种是中央和部分省级国有企业因为规模大、人数多,在减人分流和清还债务中逐步改革,现在基本还是国有控股。目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时候国有企业的改革我认为主要还是要解决机制的问题,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企业经营者参股或相对控股,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维系职工的感情及利益都有长远意义。如果说要合作,可以和建筑业有密切联系的设计、投资公司等产业上游企业联合。总之,混合所有制不能勉强,要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五是項目管理的改革。項目管理不是獨立的,應該和企業的法人管理結合起來。之前,企業的管理重在項目,項目承包制在企業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在,企業的法人治理和法人經營應該發揮主體作用,承包制要逐步轉向和企業一體化的、服從企業整體經營的管理體制,項目管理必須服從企業整體經營需要。現在國有企業的利潤率比較低,我覺得這不能說企業經營得不好,主要是國有企業分割利潤的主體太多,表現在企業層面的利潤相對地比較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解決企業法人治理的問題,這必然帶來另一個問題即項目管理人員的薪酬問題。企業搞法人管理,項目搞承包,這必然是有矛盾的,因此,項目管理人員的薪酬制度必然要實行新的改革。
六是産業工人隊伍的建設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王甯副部長說希望大企業建立自己的産業工人隊伍,把農民工納入企業中來。當然,這個納入是相對的,農民工不可能像過去一樣成爲固定的工人,城市可以解決農民工的房子問題、社保問題,但是他們卻沒有歸屬感。農民工需要相對地在一個單位固定下來,雖然不能像過去那樣絕對地穩定,但是要相對地穩定,這樣才能真正成爲城市的人口,而不是城市裏的遊民,也才能談得上建築産業工人隊伍的建設,這個問題值得深入研究。